搭建自己的服务器

正文

还是没忍住,自己购买硬件组建了一台服务器。

一开始是想给自己的照片设置自动同步的。几年以来,我都使用 OneDrive 作为我同步照片的网盘。但是,OneDrive 实在是太难用了。本来同步的速度就不快,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甚至连自动同步的功能坏掉了,只会突然弹出同步提示,然后瞬间告诉我有数张照片同步失败 (这些照片后来也没有同步成功)。我翻找了很多存储方案,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网盘。于是,我退而求其次,只要我老照片不丢就行了。我最先打算打包然后上传到云服务商的归档云存储服务,但是这样一来虽然存储成本低,但是取回和查看成本高。而且,其实这样以后我几乎不会再查看变成压缩包的照片了,所以还是觉得不好。于是我又想给我电脑打开 SMB 访问,手机通过 Folder Sync 将新照片同步过来,可是我总不能一直开着我的电脑,而且我也会担心我电脑 SSD 的使用寿命。最后的最后,我忍无可忍,自己购买零件组装了一台服务器,作为 NAS 用。终于,活成了中年男人的样子。

配置是 i3-7100 + 16G 内存 + 128G SSD (OS) + 3T HDD (Storage)。从网上淘十年前的商用机器躯壳(主板、电源、机箱),再花一百多买 CPU、内存和 SSD,最后花大价钱买个全新的机械硬盘就好了。组装完成后,我给我没什么用的 U 盘烧录了一个 archiso,然后插到机器上,利用采集卡获取终端,安装 debootstrap,安装 Debian。不得不说,就算不是要安装 Arch Linux,archiso 也很好用!配置好基本的网络后,我就可以直接通过 SSH 获取 shell 了,之后继续完成系统安装。为什么我不用 Debian 的 iso 而是要用 debootstrap 呢?因为我更喜欢简单的系统,我完全不需要 GUI。虽然 Debian 源的依赖关系其实是很复杂的,很容易就让系统又变得很臃肿了,但我还是喜欢依靠 debootstrap 安装系统。

我给系统盘用 btrfs,给存储盘使用 zfs,每星期拍摄一个快照,确保数据的安全性。不过,我并没有组 Raid,因为我没钱。

我部署了 NextCloud,直接把之前打包的全部照片解档到数据目录,scan 一下,就可以直接看到我的全部照片了。我看了不少我初中时候的照片,那时候的大家还是可爱而活泼的,我给老同学发了他的照片,他也觉得好感慨。可惜的是,初中的时候我没拍什么照片,所以也就只有一点点能看。

在正题——同步照片方面,它工作得好得不像样,我的照片全都完美同步了。而且,因为是局域网访问的缘故,同步速度相当喜人。虽然在组服务器方面花了大价钱,但我还是相当开心的。我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稍微正经点的服务器(在此以前是开发版)。我不后悔买了这服务器,只是在想要是我回家了我要怎么处理它…交给留校同学托管吗…?


花絮

买的 M2 太短了
我买了一个 M2 SSD,但是太短了。我用电工胶布把它粘在主板上,居然还能用!服务器在这种状况下成功坚持到了几天后我买到 M2 延长板。